近日,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公布了2025年服务老科技工作者老有所为项目评审结果,全国老有所为决策咨询课题共评选出16项,其中由我校与大庆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大庆老科协”)联合申报的“三线城市社区老年科技大学共建模式创新研究——以大庆‘政校协’三方协同共建为例”课题成功入选。经济管理学院邹成成博士作为联合申报单位主持人,负责基础材料收集和课题本子撰写,并代表课题组到北京现场答辩,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此项研究课题我校科研处亲自指导与参与,教师教育学院、大庆精神研究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等积极参加。这是我校深化校地协同、服务老龄化社会建设的重要突破,标志着我校在老年公共服务领域的科研实力与社会服务能力获得国家级平台认可。
强强联合:“校协”携手破解老年科技教育难题
作为课题联合申报核心力量,邹成成博士自2023年入职我校经济管理学院以来,始终以“学术服务社会”为科研导向,结合大庆本地老龄化特点,将学术视野与基层实践相结合,多次深入社区调研老年群体科技教育需求,形成咨政报告建言献策,为课题申报奠定扎实理论与实践基础。大庆市老科协是全市老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市委和市政府联系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参谋,此次双方携手,形成“高校出理论、协会出实践、政府搭平台”的协同格局,成为课题突围的关键。
聚焦痛点:课题直击三线城市老年教育核心需求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三线城市老年科技教育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课题以大庆为样本,系统梳理“政校协”三方在社区老年科技大学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与协作瓶颈。通过分析国内外老年科技大学共建模式成功案例,总结可复制的资源共享机制、课程开发标准与师资培育模式,填补三线城市老年科技大学共建模式的理论空白。
多维价值:立项背后的三重意义
对老年群体而言,课题研究成果将直接转化为“看得见、用得上”的服务——未来社区老年科技大学将推出“分层课程体系”,针对不同科技基础的老年人开设定制化课程,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真正享受科技红利。
对地方治理而言,课题将为大庆打造“老年友好型城市”提供决策参考。通过明确政府、高校、协会的权责边界,建立“资金共投、资源共享、成果共推”的协同机制,缓解政府单一投入压力,提升老年科技教育的覆盖面与可持续性。
对学校发展而言,课题立项是我校“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生动实践。一方面,课题为经济管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等专业师生提供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学生可参与社区调研、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与政府、协会深度合作,我校将进一步明确老年服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为地方输送更多懂理论、会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未来,大庆师范学院将继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服务与科研项目,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和智力优势,为建设“宜居宜业新大庆”贡献高校智慧与力量。
撰稿人:邹成成
审核人:曲晔
终审人:刘楠